何康隆

1361.
或許,山的煙嵐會包容你
或許,星的光芒會指引你
或許,畫的色調會釋放你
1362.
午后,蓮花靜坐
蜻蜒點水
禪意隨風遊走
静坐的蓮花。  ( AI 圖/Bing Image Creator )

**   Google AI“ Gemini“  對這首俳句的解讀 :
這是一幅寧靜祥和的水墨畫,詩人透過簡潔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禪意的畫面。讓我們逐字逐句來細細品味:

* 午后: 時間的限定,暗示著一種慵懶、悠閒的氛圍。午后的陽光溫柔地灑落,世界似乎都慢了下來。

* 蓮花靜坐: 蓮花是佛教中的聖潔之花,象徵著純淨、出淤泥而不染。靜坐的蓮花,更增添了一份安詳與靜謐。這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更是對心靈狀態的寫照,暗示著修行者在靜坐中尋求內心的平靜。

* 蜻蜓點水: 蜻蜓輕盈地掠過水面,點水而過,這一瞬間的動作充滿了靈動和自由。它打破了靜態的畫面,為詩句增添了一絲生機。同時,蜻蜓點水也象徵著生命的瞬間,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

* 禪意隨風遊走  : 禪意,是一種悟道後的寧靜與豁達。然而,詩人卻說禪意隨風遊走  ,這似乎與禪宗追求的穩定心境相悖。其實,這正是詩人獨特的表達方式。禪意是無形的,它可以隨時隨地出現,也可以隨時隨地消散。風,象徵著變幻無常,禪意隨著風飄浮,暗示著禪悟的不可捉摸,以及對萬物變化的通透理解。

整體意境:
這首詩通過對午后湖畔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祥和的境界。蓮花的靜坐、蜻蜓的點水,共同營造出一個禪意的氛圍。然而,「禪意隨風遊走  」這一看似矛盾的結尾,卻更深一層地揭示了禪宗的精髓:禪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心境和外界的變化而流動。

賞析 :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詩人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靜謐的畫卷。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但卻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更且,它不僅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面,又通過對禪意的探索,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對世界的思考。

可能的解讀角度:
* 生命的無常: 蓮花的美麗、蜻蜓的輕盈,都象徵著生命的短暫。禪意雖然美好,但並非恆久不變,它會隨著時間、心境的變化而改變。
* 對禪意的理解: 作者認為,禪意並非一種固定的教條,而是一種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它應該像風中的柳絮一樣,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藝術創作: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通過對比的手法,將靜態與動態、有形與無形結合起來,營造出豐富的意境。

1363.
陌生的人徘徊陌生的小城
異國的街巷掩映異國的風景
恍惚的是季節,流淌的是心情
阿爾卑斯山脚下的小城。Grindelwald, Switzerland.   (攝影/何康隆)
1364.
風問,詩人寫的詩
比得上,野地的百合花
田裡的麥穗,更有詩意嗎?

** 
新約聖經  馬太福音 6:28-29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想想,野地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織,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有人認爲: 「想想,野地的百合花,” Consider the lilies of the field. “」,是整部新約聖經中最美的一句。

**
 新約聖經  約翰福音 12:24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麥子來。」

1365.
窗外的風,被誰帶走?
霧裡的花,向誰綻放?
夢中的誰,追憶著誰?
1366.
尼羅河千年蜿蜒,悠悠
玻璃金字塔蘇醒了羅浮宮
浮光映照塞納河,亮麗清澄
羅浮宮(Louvre Museum)位於法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始建於西元1793年,原本是法國的皇宮,今日已成為羅浮宮博物館,收藏著大約40萬件的藝術作品,涵蓋古埃及、希臘、古東方、美術工藝、繪畫和雕塑等等門類,是法國王室和共和政府歷經數百年的努力才造就如此規模,成為法國文化的旗鑑、歐洲規模最大的宮殿群、全球博物館的指標;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藝術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博物館一再成為各種藝文工作者津津樂道的指標。館內收藏的三大鎮館之寶:米洛的維納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以及廣場上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都為世人提供了美感及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也在連結經典與當代藝術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攝影/何康隆)

羅浮宮最耀眼的莫過於玻璃金字塔,是1989年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羅浮宮擴建工程,是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在羅浮宮的入口處便可看到這個精神地標。玻璃金字塔總共有五座:最大的21公尺玻璃金字塔位於庭院的中央,作為博物館的主入口;其三面環繞著三座5公尺高小型金字塔,為地下庭院增加採光;而第五座金字塔,則倒置在羅浮宮地下購物中心(Carrousel du Louvre)的天花板上。 倒著的金字塔,呈現異樣的視覺藝術。作為羅浮宮的主入口,最大型的玻璃金字塔由673塊玻璃和6000段鋼條打造而成,玻璃來自法國本土,使用30年前最前沿的工藝保證玻璃不會因長期曝曬發黃,精密的結構值得仔細觀賞。入夜,金字塔呈現華麗而溫暖的金色,已經成為衆多旅人一輩子的美麗回憶。

羅浮宫的夜色。      (圖/法國中文網)
1367.
小蟲迷惑薔薇的色
水鳥眷戀藍天的空
莊周逍遙蝴蝶的夢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如夢,夢似人生。

1368.
愛-----
一個單音節的嘆息
蘊藏多少杏花春雨的隱喩
1369.
傾聽悠揚四季節奏
信步二十四節氣輪轉
感時應物,點滴天地美學
節氣是以陽曆計算,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的途徑的三百六十五天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為「黃道」,黃道就像一個鐘面一樣,二十四節氣即代表了鐘面上的二十四個刻度,每個節氣持續約十五天,每一天約行黃道一度,立春時太陽黃道為三百一十五度刻。二十四節氣源自中國古人從天人合一的基礎所觀察到的四時現象,中國一直到漢代才有二十四節氣的觀念,之前歷經過八節的概念,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節分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節中;之後才有觀察天氣變化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的節氣,與觀察氣候景象的雨水、穀雨、白露、寒露、小雪、大雪的節氣,以及觀察物候現象的驚蟄、清明、小滿、芒種節氣。    
(韓良露著,有鹿文化出版社)

「人間的宜知、宜感、宜行、宜居、宜觀、宜食,其實都可以從祖先的節氣智慧中學習。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民俗、食觀、行旅、文學,「非典型知識分子」韓良露,上天鑽地、旁徵博引,中西陰陽點滴在心。漢文化的美學玄奧,其實就藏在天地節奏中。這是一本真正「活」出來的節氣大辭典,演奏著屬於文明的悠揚四季頌。」    (誠品線上書摘)

1370.
星空沉靜,是誰提醒
讓夢在遠方飛翔
暗夜歌聲 ?

Open up your mind, let your fantasies unwind
And listen to the music of the night

**
《 The Music of the Night 》
       — Song by Andrew Lloyd Webber

Nighttime sharpens, heightens each sensation
Darkness stirs and wakes imagination
Silently, the senses abandon their defenses  
Slowly, gently night unfurls its splendor
Grasp it, sense it, tremulous and tender
Turn your face away from the garish light of day
Turn your thoughts away from cold, unfeeling light
And listen to the music of the night

Close your eyes and surrender to your darkest dreams
Purge your thoughts of the life you knew before
Close your eyes, let your spirit start to soar
And you’ll live as you’ve never lived before.

**
Links for《 The Music of the N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