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局
如果你在短短書摘,獲得一點心得,那就是最好的聖誕禮物。聖誕快樂!
(英文版)
歷史上一些最重大、影響最深遠的變動,都源自某個隨機、無法遇見、漫不經心的際遇或決定所創造出來的妙局或亂局。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完全出於偶然而未經思索的好運氣。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一萬大軍在長島會戰(Battle of Long Island)中慘敗。當時,英軍和他們的400艘軍艦,只要沿東河(East River)而上,華盛頓軍隊就會全軍覆沒。但是,風向不對,英軍無法溯河而上,救了華盛頓。歷史學家麥卡勒(McCullough)說:「如果1776 年8月28日夜晚,風往另外一個方向吹,一切都會結束。」訪問者問:「如果是那樣,就不會有美國?」麥卡勒說:「我認為不會有。」
因為風向,歷史改變了。這個故事,令人想起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也是風向的改變,整個戰局逆轉,也造成日後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蒙古進攻日本,也是敗於「神風」,而不是軍力不足或計劃不周。
作者用很多類似的故事,來證明他的理論。一切都是意外,一切都在變動。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以後也是如此。所以書名稱為「一如既往」。
世界的一切,都不可預測,永遠如此。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時尚等等,都是如此。
1933 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競選總統,槍手要刺殺羅斯福,結果擊殺了羅斯福的助選員芝加哥市長,羅斯福贏得選舉總統。當時
如果刺殺成功,反對新政赤字支出的加納(Garner)成為美國總統,美國的經濟就不會是今天的樣貌。
事件都會以難以理解的方式組合而成,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影響世界。譬如新冠肺炎、911事件、珍珠港事件、經濟大蕭條等,它們發生的前一刻,幾乎沒有任何人注意。最重要的新聞、最重大的風險、影響最深遠的事件,總是你永遠無法預料的事。
人們的幸福,取決於「期望」。儘管世界在進步,幸福感卻原地踏步甚至下降。因為情況改善,財富增加,人們的「期望」也跟著水漲船高。要得到幸福,必須管理「期望」。「期望」無度,萬劫不復。你的幸福,完全取決於「期望」。
有人問股神巴菲特的98 歲的合夥人蒙格(Munger):「幸福人生的秘訣是什麼?」他回答:「幸福人生的第一守則就是降低「期望」。如果你的「期望」不切實際,一生注定悲慘不已。」有人問他巴菲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回答:「我認為是他有一半的時間多坐在那裡閱讀、思考。」
經濟學家凱因斯發現,經濟體有靈魂、情緒和感覺。希爾(Hill,1922 年諾貝爾獎得主)也同樣發現,人體像機器一樣運作
,但是人有感覺、情緒和恐懼,這些因素會調節我們的能力,而這些因素,全都難以衡量。也因此,經濟,運動等結果,常常出乎預料。
投資家歐蕭尼西說:「根據我的經驗,我所遇到最有能力的人們都不快樂。事實上,很多人都飽受折磨。」事實上,恐懼
、痛苦、掙扎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所有領域的共通規則是:競爭優勢,不會長期存在。1970 年代,西爾斯是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旗下還擁有泉州保險、信用卡公司發現卡、添匯證券、房仲公司冷泉銀行家等,到了2000年,失去昔日的光彩和影響力,一切崩塌。曾經呼風喚雨的公司,最終都會落入相同的宿命。1980年到2014年,有將近40 %的上市公司,全部蒸發。位居財星500大企業前10名,最後以破產告終的公司,包括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柯達和西爾斯。
成功的因素在於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但是,時間會移轉,客觀條件會改變。競爭優勢,往往非常短暫。你要不斷奔跑
,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可以強大到讓你安於現狀。事實上,看似能讓你高枕無憂的競爭優勢,往往會讓你自取滅亡。所以世界級大公司輝達的黃仁勳,告訴我們,不要走的,要用跑的!
任何事情都有代價。巴菲特的自傳,揭露家庭生活的悲慘。比爾蓋茨的生活,看似童話故事一樣的迷人,直到離婚的醜聞曝光。馬斯克被問到特斯拉幾經波折所帶來的精神負擔,一度崩潰落淚。有人問黃仁勳,如果可以重來,你還要創業嗎?他回答不會。
把同樣的小魚分成兩組,一組放在低溫的水中,另外一組放在高溫的水中。在低水溫裡成長的魚,生長速度比較慢。在高水溫裡的魚,生長比較快。然後把兩組魚都放回正常溫度的水裡,他們都會長成正常的成魚。但是,後來的發展,令人驚訝。幼時生長緩慢的魚,壽命平均長30 %,幼時成長快速的魚,壽命平均縮短15 %。這是格拉斯哥大學的發現。超速成長,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倉促拼湊的機器,可能更快故障。
猶太人認為演講或寫書要有三個原則:故事化、圖像化、數字化。沒有人喜歡聽大道理,但是,人人喜歡聽有趣的故事。複雜事物,需要精煉成容易理解的畫面。數字化令人容易記住,但是,故事比數字有力。
富蘭克林曾經寫到:「說服之道,在於誘之以利,而非說之以理。」杜魯門總統曾經說我曾經納悶下一代為什麼無法從上一代身上記取教訓飛碟等到親身經驗給他們一劑當頭棒喝才會學乖。」幾乎所有事情都必須親身體驗,才會發現比你想像的更加複雜,沒有那麼美好。親身體驗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已經太慢了。這是人人都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黃文局
12/25/2025